相愛的情侶見父母之后,如果順利的話就會進入訂婚的環節。那什么是訂婚呢?訂婚的流程、規矩又是怎樣的?訂婚對新人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?
訂婚,又稱婚約,是古時結婚六禮(結婚的六個步驟)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。根據我國的民間習俗,訂婚通常在男女雙方戀愛關系穩定后進行,雙方通過訂婚儀式訂立婚約,正式成為未婚夫妻。
在一些傳統文化中,訂婚意味著男女雙方在戀愛關系的基礎上,決定正式建立婚姻關系,并交換訂婚禮物、簽署婚書等。訂婚程序包括許多細節,例如男方要給女方準備耳環、戒指、項鏈等訂婚禮物,以及雙方家庭商定婚姻的具體細節等。
在現代社會中,依照我國現行的《婚姻法》,訂婚并不是結婚前必備的步驟,不經訂婚之婚姻,不失其婚姻之效力。然而,在很多地方,訂婚仍然被視為結婚前的重要儀式,其具體的意義和作用因人而異。
1、確認男女雙方的婚事
訂婚是結婚前的一個重要步驟,它表明男女雙方已經決定要結婚,并開始為婚姻做準備。通過訂婚儀式,男女雙方可以互相交換訂婚禮物,簽署婚書等,以確認彼此的婚事。
2、獲得社會認可和祝福
訂婚是一種傳統的婚姻習俗,它代表著男女雙方已經獲得了社會的認可和祝福。訂婚可以讓男女雙方的婚姻關系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祝福,也可以增強彼此的婚姻穩定性和幸福感。
3、確立男女雙方的婚姻關系
訂婚是確立男女雙方婚姻關系的重要一步。在訂婚之后,男女雙方就可以開始為結婚做準備,包括籌備婚禮、購買結婚用品等。訂婚也讓男女雙方更加了解彼此的生活習慣、價值觀等,為日后的婚姻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4、傳承家族傳統和文化
訂婚也是一種傳承家族傳統和文化的方式。通過訂婚儀式,可以讓家族的傳統和文化得到傳承和發揚,也可以讓男女雙方的家人更加了解彼此,增強雙方之間的感情。
訂婚是一種傳統習俗,現在舉行訂婚儀式是為了繼承傳統,增加結婚的儀式感,如果不在意儀式感,是可以忽略這個流程的。
現在訂婚的儀式已經簡化了,多數是男方帶禮物到女方家里,然后雙方父母坐在一起,談好彩禮、備婚事宜,然后再確定婚事。
當然,有些時候會直接帶上彩禮來,然后給女方。不過,這種情況是有媒人或者雙方談妥彩禮的情況才可能發生。談好婚事之后就會舉行訂婚宴,女方會邀請直系親戚和親密好友參加,一起喝喜酒。
通常,男家擇定良辰吉日后,攜禮書、禮金和禮品到女家,并正式奉上聘書,可以說是訂婚的其中一個儀式。
當接收聘書后,便會將聘書置于祖先案上請示吉兇,以肯定雙方年庚八字沒有相沖相克。然后女方也會邀請少量的親友參加宴席,男方會給女方彩禮。